南平市农科所谢从寿:既是科特派,也是创业“领头羊”

2023-11-10 16:0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闽北日报记者 朱昕华 通讯员 魏敏 谢渊涵

清晨五六点起床洗漱,吃过早餐,戴上斗笠、撸起裤管……“全副武装”后,谢老师与他的团队便下地劳作了。

谢老师名叫谢从寿,是新加坡侨眷。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他,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南平市农科所工作,从此与日月为伴,以田园为家,服务“三农”30余年。

老谢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扎根到土地里,与农民打交道。”由于长期在田地里奔忙,与农民打成一片,老乡们都亲切地称他“谢特派”。这位“谢特派”,也是村民创业的“领头羊”,他们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得到众多农户的认可。

偶然契机 研发吊瓜脱毒组培苗

2017年,谢从寿成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科特派,从此,他就天天往乡下跑。

一次下乡途中,他无意中了解到书坊乡是我省著名的吊瓜之乡,吊瓜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全市吊瓜种植面积6万多亩,是我市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吊瓜脱毒组培苗长期依赖从浙江引进,存在种苗质量不稳定、脱毒不彻底、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成为制约吊瓜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谢从寿毕业于植物遗传育种专业,出于专业敏感,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研发出南平市自己的吊瓜脱毒组培苗。

他把种苗带回组培室,通过查询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咨询行业技术人员,有了研发思路。但要突破诱导、增殖、生根、落地等多个技术环节,就需要从成千上万个培养基中筛选出最适合吊瓜脱毒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培养基,工作量之大,研发经费之多,难以想象。接下来便是暗无天日、枯燥乏味的配制,独自一人在组培室里尝试、失败、排除、再尝试,连正月初一都是在组培室度过的。经费不足,就自己掏腰包,人手不够,就自己加班干。这样的日子经过了2年,在尝试了1992种培养基之后,2019年谢从寿终于在组培室研发出吊瓜脱毒组培苗,但落地成活率只有40%,难以转化成商品苗。为了找到合适的育苗基质,他又尝试了近百种材料和配方。

努力终于换来了成果,至2022年,经过不断地调整优化,落地成苗率提升至95%,并在南平市各县(市、区)广泛试种成功,今年还推广到广西、贵州、湖南、陕西等省,后来者居上,南平市现已成为全国吊瓜脱毒组培苗的重要来源地。

示范带动,开辟吊瓜致富新天地

种苗研制出来了,如何让农民信服、种植,成了下一个难题。为了培训农户、推广吊瓜,老谢和团队一年驱车4万多公里,跑遍全市十个县(市、区),100多个村庄,每年开展科技培训二十余场。农户们开玩笑说:“没吊瓜的地方有谢特派,有吊瓜的地方更有谢特派。”

销售环节至关重要。老谢利用自己全国各地同学校友多的优势,从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引进客商20余家,只要听到哪家农户开始采吊瓜了,就会帮着联系客商上门收购,解除农户后顾之忧。

“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徐市镇南槎村村民陈久乐不禁感慨。 陈久乐是该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21年,在谢特派的鼓动下,他联合朋友陈华福一起种植10亩吊瓜。为了种好这10亩吊瓜,谢特派一到周末就驱车到村里,手把手传授整地、起垄、浇水、施肥、防病、打虫技术,不放过一个细节。一个教得细致,一个学得认真,这10亩吊瓜当年就获利8万多元,成了该村的“爆炸性新闻”。村民们闻风而动,纷纷开始尝试。

农户陈华兴已经65岁了。2022年他尝试着种了7亩吊瓜,按照谢特派给出的管理方案,进行精耕细作。辛勤努力换来丰硕成果,在连续干旱120天的恶劣天气下,亩产量仍然达到525斤,亩产值12500元,亩利润近万元,成为该村亩产值和亩利润的“双冠王”。去年央视还到他的地里拍摄呢。

“没想到,吊瓜效益这么好,且不费工,由于用工分散,一个人可以管20几亩,基本不用雇人。”陈华兴望着棚架上的累累硕果,笑得合不拢嘴。他今年又加种了10亩地。

在谢特派的指导下,南槎村从10亩吊瓜起步,发展到目前的400多亩,探索出一条“以产带村、共同致富”的发展新路径。预计今年全村吊瓜将实现产值320万元,利润210万元。

谁也不曾想到,几年前,南槎村还是一个种植无优势、产品无品牌、农业无特色的“三无”村落,如今,却成了南平市的“吊瓜中心”。本市的顺昌、政和、建瓯的农户来了,本省的沙县、明溪、上杭的农户来了,甚至广西、贵州也有农户前来参观、交流、学习。谢特派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吊瓜专家。

乡村振兴,侨界助力,小吊瓜开辟闽北致富新前景。(闽北日报记者 朱昕华 通讯员 魏敏 谢渊涵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